一、2019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教师资格证#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公布,众多网友分享了2019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旨在为大家提供参考,助力备考。
二、考题解析【例如:《行路难》】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
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板书标题)
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3.教师解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4.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1.学生自主探究,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面对现实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形象写出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的复杂心理。)
(5)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巧用历史故事、典故;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C.跳跃式的结构。)
2.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学生思考,探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最后归纳。
3.巩固体验诗作感情,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1.请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的。
对于《行路难》这一课,我将知识与能力目标设置为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了解李白生平和作品风格。而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会多次引导大家诵读本首诗歌。《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领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诗人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安排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学生便能够从中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矛盾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你认为这首诗中你最想和学生分享的闪光点是什么?
1.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2.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脍炙人口的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去实现理想的佳句,意思是: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破”“挂”二字极富气势,传神地表达了作者不因一时之失意而气馁,而是极为乐观,对自己的仕途理想充满信心。
以上几点都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希望能够和学生分享,也希望学生能从中受到陶冶和启发。
二、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是什么
试讲,又称片段教学。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试讲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考生进行教学(虚拟)。注意:试讲不是一节课的压缩。试讲时切勿将一节45分钟的课堂压缩成10分钟讲完。
首先,要有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这几个完整的课程结构。
其次,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由于试讲的时间有限,考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多数精力放在一个或两个重点上面,切不可平局用力。
最后,试讲时面对的是考官而没有考生,但是也要表现的像是有学生一样,要有课堂提问、评价、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内容。
试讲过程中,考生要注意调节心态,放松心情,面带微笑进行,试讲时声音要洪亮,语句要连贯,语速要适中,不要有过多的口头语,肢体语言可以有,但是不要太过频繁。
1.撰写教案的时间仅有20分钟,所以要求考生在抽取到面试试题后,快速在脑海里进行分类,有了大体思路后,进入备考室快速撰写简案。注意要预留3—5分钟,对教案进行梳理。
2.结构化,总体分为七大类,分别是:自我认知类、沟通交流类、计划组织类、应急应变类、综合分析类、教育教学、时政分析类。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要每天练习。
3.试讲要注意时间保持在8分钟左右,不要少于6分钟。在试讲时一定要有互动环节,同时,板书要对仗工整,美观大方。
4.答辩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镇定,并且注意自己言语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尽量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三、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语文试讲重点篇目
1、《陋室铭》就学生认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虚度年华的表现展开讲解。
2、《口技》要求就文言文得题目展开讲解。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要求重点品味第七段句子的含义。
《故宫博物馆》以本文为例,旨在上一堂富有文化底蕴的写作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探讨故宫作为历史见证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描述故宫的建筑和文物,展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海燕》这首诗中,海燕的象征意义在于其勇敢和不屈的精神。为什么选择海燕而非其他动物,是因为海燕的形象更能体现诗人所追求的坚韧和自由。太阳和暴风雨在诗中象征着光明与挑战,预示着生命的起伏和成长。
《桃花源记》的教学可以采用六环节教学法,通过说课形式组织一堂语文口语课。在20分钟的准备时间里,教师应突出重点,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以激发学生对桃花源理想境界的向往。
《济南的冬天》中,有两句诗句需要学生流利且富有感情地朗读,并品味其拟人化的表达效果,以此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
《醉翁亭记》的教学设计应包括帮助学生理解“醉”的含义的题目设计。教师示范朗读第一段时,应注重情感的传达,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中的意境。
《沁园春雪》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价值和思想内涵,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紫藤萝瀑布》的教学旨在教授学生阅读技巧,推荐此篇作品的原因在于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在面试过程中,考生应学会观察考官的表情。在结构化、试讲和答辩环节,如果考官表情满意,说明表现良好。结构化环节的回答虽重要,但试讲环节更为关键,需要考生自然大方地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备课时间是充足的,考生应在抽题和路上构思教学内容。试讲超时问题不大,考官会适时提醒,然后进入答辩环节。
考试时,考生可能面临几个或三个考官的提问,难免会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出现知识点错误,考官也会给予机会。在答辩环节,考官的问题可能是在考察考生对错误原因的理解,这是给予考生改正的机会,应珍惜并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