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今天,我这个经验丰富的学长将为大家详细解析我们大学的升学概况。
### 升学情况
以下是东北电力大学各专业的考研升学率情况: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升学率约为90%;
2. 电子信息工程:升学率约为85%;
3. 自动化:升学率约为80%;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升学率约为75%;
5.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升学率约为70%;
6. 能源与动力工程:升学率约为65%;
7. 电力电子技术:升学率约为60%;
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升学率约为55%;
9. 电力系统自动化:升学率约为50%;
1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升学率约为45%。
### 就业前景
东北电力大学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该校的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竞争能力强。
### 学校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简称东电,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的重点大学。学校入选了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东电是一所公办本科高校,在东北地区享有盛誉。校园环境优美,学风严谨,校风良好。虽然东电地处北方,可能对南方同学来说有些不习惯,但北方的生活习惯与南方确实存在较大差异。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东北电力大学的一些基本信息。
### 办学历史和水平
东北电力大学成立于1949年,是我国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更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改为东北电力学院,2005年最终定名为东北电力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东电已成为东北地区实力雄厚的电力工科高校,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东电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作为吉林省知名的重点高校,许多理科生都希望考入东电。
### 专业和学科实力
东北电力大学开设有50门本科专业,包括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如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学校还拥有多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等。
在学科建设方面,东电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三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5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此外,学校还拥有多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和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东电的师资力量同样强大,拥有多个省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其中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综上所述,东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优秀的高校,值得考生报考。你们的看法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考研科目
东北电力大学考研科目包括: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1工程流体力学。
### 学校简介(再次强调)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东电(NEEPU),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2016年加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同年发起加入“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电力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
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
关于考研难度,2022年电气学硕分数线为302分,共134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111人。录取最高分399分,最低分302分,平均分334分。学硕一志愿进入复试的考生专业课平均分105分,最高分131分。
2022年电气专硕分数线为321分,共275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229人。录取最高分407分,最低分321分,平均分348分。专硕一志愿进入复试的考生专业课平均分104分,最高分132分。
初复试考试科目如下:
- 初试:学硕:政治+数一+英一+831电力系统分析
- 专硕:政治+数二+英二+831电力系统分析
- 复试:专业课笔试—电气工程和能源动力复试专业课笔试相同,考察专业基础综合。电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各50分,卷面满分150分;综合能力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综合成绩计算公式:综合成绩=初试成绩百分制×70%+复试成绩百分制×30%。
复试成绩计算公式: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40%+综合能力面试×40%+外语听力及口语×20%。
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
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电气工程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49年长春电机高级职业学校送变电科、配电科,后合并为电力科,是最早成立的教学单位之一。1958年更名为电力系,1978年更名为电力工程系,2004年更名为电气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电气工程学科始建于1949年,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1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区位17-24)。
2018年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A类,助力2020年学校工程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2021年获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入选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