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公务员考试和国考有何不同
一、关于考试时间、招录数量及条件
国考通常每年举行一次,笔试时间通常安排在11月最后一个周六;江苏省考同样每年举行一次,自2020年至2023年提前至12月进行笔试。若考生有资格报名,两次考试均可参加,这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尝试机会。
国考近几年的招录人数约为两万余人,分配到江苏省的约1000人左右;江苏省考的招录人数约为七、八千人。省考的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竞争比例较低,录取相对容易。
国考的招录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应届毕业生,而省考的许多岗位对是否应届毕业生并无限制。因此,应届毕业生建议优先考虑国考,几个月后再报名省考;非应届毕业生则建议优先考虑省考。
国考和江苏省考都实行分级考试。国考分为副省以上及市地以下两级(大部分职位属于市地以下);江苏省考分为ABC三级,其中ABC分别代表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及专业技术类、乡镇类(通常AC两类的招聘数量较多)。
国考和江苏省考除了少数岗位需要加考专业课(如国考的外交部、证监会和江苏省考的警察类),大多数岗位只考行测和申论两科。在申论方面,国考要求考生在3小时内完成作文,篇数和文字量较多;江苏省考则在2.5小时内完成,作文篇数和文字量较少。
以上是关于江苏公务员考试和国考区别的相关内容。
二、江苏省考和国考的对比
江苏省考和国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招录范围;2、考试科目;3、考试难度;4、薪资待遇;5、发展空间。
国考面向全国范围内的考生进行招录,涵盖所有考生,不论城市或农村,不论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只要有意愿参加国考的考生均可报名。
而江苏省考则仅限于江苏省内的考生进行招录,只有江苏省内的考生才有资格报名。
国考难度较高,需要考生考行测与申论,且通过笔试后还有面试环节。江苏省考相对简单,通常只需考行测,部分职位可能还需考专业课。
国考的难度较高,题量较大,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江苏省考相对较低,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国考职位的工资待遇普遍较高,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江苏省考的薪资待遇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可能会稍低。
国考职位的晋升空间较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动和晋升。江苏省考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小,主要是在江苏省范围内进行职业发展。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和江苏省考的区别
国考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考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组织,面向全国举行;省考则以各省为单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省公务员局组织的公务员招录考试,在本省范围内举行。
考录机关根据职能、编制、岗位、在岗人员数量变化,每年或每半年一次向同级公务员考试主管部门提出招录计划,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后由主管部门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考试。
按考录机关层级和隶属关系,公务员考录职位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序列,中央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国考”,地方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省考”。
国考即中央公务员考录序列,分为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个系统。
省考即各省公务员考录序列,机构和职位分类实际与中央四大系统有对应关系,也分为党群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个系统。
国考招考对象具有地域的全国性、范围的广泛性和条件的开放性,全国各省区居民均可报考,无户籍限制;省考的招考范围则相对较窄,部分省区、部分职位有户籍限制。
报考者经过履行考录程序、各项审查考察合格后,进入招录单位工作,即具有公务员身份,享受相关待遇,试用期间同样享有公务员的各项权利。
四、考试科目相同但细节各异
1、笔试:考试内容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测采用统一试题,而申论则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级以下两种试卷,部分职位还需额外进行专业科目考试。(例如: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外交部等职位需加试。)省考与国考相似,但部分省份会根据自身情况作出调整。例如,江苏省考将公共基础从行测中独立出来,形成一门单独的公共基础考试,即江苏省考包括行测、申论和公共基础三门考试;上海等地的部分职位考试还需额外加试农村基础知识和社区基础知识等;再如山东省考,行测同样采用统一试卷,但申论根据考察对象不同分为ABC三类。
2、面试:国考和省考普遍采用结构化面试,部分省份和国考职位则采用无领导面试形式。
1)题型基本一致。通常认为,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大多数省市的命题和考试大纲都参照国考模式。
2)命题模式存在差异。国考通常由专门的命题组负责,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省考试题分为独立命题和统一命题,独立命题的省份有自己独特的命题流程,而统一考试的省份则由国家命题组和省命题组的共同参与。
3)题量有所不同。国考行测近两年均为135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省考试题时间则有所差异,有的地方为90分钟100题,有的地方与国考一致。申论考试材料数量各异,多数省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如江苏、陕西等多省省考历年较为稳定,江苏在7-10则,陕西在6-11则,多省省考亦在6-11则的变化区间,而北京、深圳等个别省份材料数量变化幅度较大,如北京在5-16则,深圳在2-16则。申论测查方向基本参照国考,作文分值有些省份不同于国考,国考作文分值一般为35到40分,例如安徽省考作文是50分。考生需关注报考地的考试大纲以了解具体情况。
国考报名时间固定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考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或1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省考考试时间差异较大,部分省份省考集中在每年的3至5月份、9月份(4月份、9月份会各有一次多省份同天考试),部分省份如河南省考会在下半年举行,但时间较为分散,少数省份例如四川、重庆一年内还有春、秋季两次考试。也有一些省(市、区)不是每年举行公务员考试,比如内蒙古2013年就没有举行公务员考试。除了省考,一些地市还会单独举行公务员考试,例如深圳、广州就与广东省考分开。
命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国考相对省考难度更大,首先体现在题量上,大多省考行测试卷120道题目,而国考则有135道题目。申论方面,国考试卷分为副省级和地市级两种,对考生的答题要求也不尽相同,相对字数要求也更高。
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按照同一法律、同一制度管理,录用后受到同一薪酬体系的规范,但具体工资标准并未完全统一,晋升空间和成长锻炼的机会也存在差异。
从工资待遇上看,各行业系统之间、各层级之间因掌握财力资源多少、财经纪律约束力强弱的不同,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距、行业差距和层级差距。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的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财税、金融、证券监管部门的工资福利水平高于其他部门,基层财经纪律执行宽松的地区机关奖金数额高于市地级以上机关。
从晋升空间和岗位交流的机会上看,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职位专业性强、内部管理较封闭,晋升渠道和交流平台较单一,呈系统内循环的趋势。如国家税务局系统、海关、边检系统的人员大多只能在本系统内晋升、异地调动,从江苏国税局调到大连国税局,不能从大连国税局调到大连市政府,跨部门、跨系统横向调动、交流与升迁的机会较少;而各级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工作人员,其职位和工作内容具有公共性质,管理的开放性较强,人员流动性管理较宽松,在中央鼓励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后备人才跨地区、跨行业交流任职的政策导向下,普通行业系统的公务员有更多的横向流动、调出原部门的机会。由于部门多、平台广,其纵向的晋升空间也远大于单一系统的垂直管理部门公务员。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无论国考与省考差异如何,对于考生而言,关键在于强化自身、积累经验、提升实力。只有自身条件过硬,才能在各类公务员职位之间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无论参加哪一种考试,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