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学费情况
二、具体专业收费(2016年)
学费为20000元的专业包括:建筑学。
学费为19000元的专业有:计算机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程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金融工程、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费为18000元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网络与新媒体、行政管理。
学费为17000元的专业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英语。
三、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简介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依托福州大学强大的办学实力,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建立的独立学院。学院主要在三本批次招生,目前设有4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2万名。学生能够享受到福州大学部分师资资源。
各位朋友,我是一位来自二本的专升本考生。我在2020年考取了福州大学土木水利专硕,初试排名第20,最终录取排名第32(土木水利结构方向)。
背景:我是一位二战考生,第一次考研由于复试准备不足被淘汰。
2019年一战(2020年二战)的成绩如下:
政治(596分)、英语二(69分)、数学二(84分)、结构力学(127分)
总成绩(339分)
政治:我从九月份开始学习政治。我观看了一个月的网课(徐涛的强化班),并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十月份完成了1000题的练习,这时腿姐的选择题技巧班推出,我在学习疲惫时观看,减轻了罪恶感。十一月份,我阅读了徐涛的小黄书,腿姐的冲刺背诵笔记也很不错,然后我再次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肖秀荣八套卷。这时,我有徐涛和腿姐的代背,早上起床时会看看听听,缓解困意。十二月份,主要背诵肖秀荣四套卷。由于背诵,我很少看选择题,导致考试前忘记了大部分选择题。
数学:我从七月份开始学习数学,跟随武忠祥的高数、李永乐的线代、余丙森的概率论。当然,大家也可以看看汤家凤、张宇的资料。七八月份我完成了基础课和强化课的学习,并阅读了相应的辅导讲义,完成了高数、线代、概率的配套习题。然后八月二十号我开始做真题,十月五号时完成了35年的真题,使用了汤家凤的真题,这段时间我看了李艳芳的真题课讲解(强烈推荐)。十月份我又把书看了一遍,辅导讲义很重要,第二遍还有很多不会的。十月二十号左右我又把2010年后的真题做了一遍。十一月份,当年模拟题还没出的时候,我做了去年的李林6+4,不久当年的模拟题也出来了,我做了张宇的过关8+4、提高8、余丙森五套卷、李林6+4,还有方浩、李艳芳的没做完,太难了。有部分模拟卷我是买的答题纸做的,最后大概用了十五张的答题纸,这样可以模拟考场。个人感觉,张宇的题目很符合今年的出题风格。十二月份,我做了模拟题,把真题又看了一遍,个人感觉真题很重要,假如时间够,建议把2010年之前的也都做了,感觉到有蛮多重复出题的点,以及前面题目的改进。
英语:我从七月份开始学习英语,每天早上背400个单词,我没有看延伸的扩展,十二月份每天就没有400个了,记录我背了9800多个单词。晚上写写真题,用的是张剑黄皮书,主要是阅读,不会的就去瞅瞅唐叔对应的课程讲解。十月份开始看看翻译、新题型,瞅了瞅唐静的翻译课和刘琦的新题型课。十一月五号,我开始作文,我看的是周思成的作文课,大家也可以看看王江涛、潘赟、石雷鹏,评价都很好。十二月十号后,我每天英语就练练作文(买的作文的答题纸)、看看以前的阅读。个人感觉学习英语是最快乐的,每天两三个小时学习英语。
(1)英语
需要准备的资料很少,如果基础也不错,就可以不用花很多时间。我是大一六级踩线过这样的水平,考研英语前期准备的很少。朱伟的恋词对着视频看过一遍,累的时候看看会很轻松。后面再每天早上背一背,一本书也看了3遍,到11月左右的时候再开始做真题。重点是近几年的真题。我把10年之后的真题阅读部分,每篇翻译,生词整理出来,一篇一篇的分析每道选择的答题技巧和套路。背了王江涛5+5的作文,最后考试的时候直接默了一篇上去。作文真的很重要,建议就是不要去买什么模板这些,没必要,直接背几篇作文(一个老师的全套),各种话题都涵盖了。考试的时候只要搭点边就可以了。扣不了几分,绝对比你自己临场发挥的强。除非你有把握,自己的作文真的很好。默写一篇作文,然后省点时间给阅读,它不香吗……
(2)数学
数学真的很重要,很拉分!前期至少百分之60-70的时间放在数学上面吧。我的数学是全程跟着张宇的,很喜欢张宇的上课风格很幽默,而且他讲的难度比较大,很适合做题,方法什么的也很好用。跟着他走全程,一定是全程吧,这样就不会有漏洞了,重点知识他会反复讲,自己也有数。
我在8月份之前看完了张宇的高数18讲,他的课看了前一年的,所以不用等更新,会很快。线代和概率是听张宇的视频,看李永乐团队的线代和概率统计辅导讲义。然后八月份开始刷题,题海战术很重要。两个月的时间,我刷了张宇的1000题,李林的880题、660题的高数部分。先做到的1000题,难度很大,很崩溃,做的时候可以找一下1000题的配套讲解视频,很好用,答案密密麻麻的,看不进去,而且很多方法不太能接受,配套的视频看了就会豁然开朗,浅显易懂。880题同步做的,会发现李林的题风格似乎和张宇很像,有些题可以作为补充。同理,不会写的题去找视频看,他会把一系列的知识点讲一下,比只研究答案好很多。
我网上找了这些课本的pdf,做完每一章节的题,我会把错题截出来,很方便。后面可以再做一遍。建议至少一定要完整的做完一位老师的习题集,这样知识才是成体系的。
后面的时候心态有点崩,就什么习题都想做。闭关修炼,108题等都买了,总觉得都要写一遍才可以。尤其新大纲出来网上在传李永乐的题会更适合新大纲,所以又买了660题+330提+临阵磨枪等全套的习题。计划着每天做多少题,很快就能结束。最终做完1000+880之后,只来得及做完660的高数部分。
10月份一定要开始刷题了。我用的张宇的真题,好像是从87开始的,每天一套。一样的,看视频讲解,近些年的真题从头看到尾的视频,看看自己的思路是不是和标准思路一样,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最简单的,还有哪些知识漏洞,没想到的知识点,按照年份做好笔记。错题、好题用软件截出来。可以二刷。
11月底至12月初,我开始了错题集的复习、知识点的背诵以及模拟题的练习。我认为模拟题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在接近真实考试的时间压力下,以略高于实际考试难度的水平进行训练,多做几套确实能提升成绩。我购买了所有老师的预测资料,并做了张宇的8+4套卷、李林的6+4套卷、李永乐的6套卷和汤家凤的12套卷。在难度上,张宇的题目最为挑战,其次是李林,最后是李永乐。在质量上,张宇的题目同样优于李林和李永乐。张宇的题目覆盖的知识点非常广泛,解决一道题往往能掌握一系列知识点。李林的题目难度适中,但也很有价值。李永乐的题目则不太符合我的学习风格,出题点过于细节,不太喜欢。汤家凤的题目价格约为150元一套,但感觉过于基础,没有太大价值,我只做了几套就放弃了。
在刷模拟卷的同时,我也同步整理了错题集,并每天回顾之前的错题知识点。最终,数学一的成绩是131分,我觉得还能更高一些。21年的考试难度并不大,很多题目都很熟悉,仿佛之前做过。
(3)政治
政治复习开始得较晚,大约在11月左右。我购买了徐涛的全套资料(真题集未购买),快速过一遍视频,然后对照视频快速刷一遍习题集。虽然记得不多,但两周的时间就结束了。接着,我翻阅了小黄书的知识点,并配套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也用了大约两周时间。正确率不高,但通过1000题讲解视频和小黄书的知识点,我记下了不少东西。
肖八发布后,我迅速完成了选择题,两天就完成了,提分效果显著。我准备了电子版资料,并在肖四发布前,快速回顾了肖八、1000题和优题库习题集中的错题。肖四发布后,我全面背诵,不再寻找其他资料。我在最后一周只大致背诵了肖四的简答题,翻阅了背诵笔记(小黄书),并整理了网上找到的一些简答题。由于最后阶段网上政治预测题过多,我下载了大量资料,导致选择困难,最终没有记住太多内容。考完后发现,有一段我背过的内容,但因为没记住题目,没有对应上,居然没有写上!
英语:在这个阶段,我主要进行单词的背诵记忆。我购买了单词书,但发现效率较低,所以主要使用背单词软件,如百词斩、扇贝、墨墨等,最终我选择了百词斩,因为它界面简洁,虽然词义设置可能稍显简单。使用APP背单词的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专业课:2021年注会轻一教材出版后,我开始学习税法部分。我跟随东奥的王颖老师,她的讲课风格我很喜欢,以1.5倍速听课效果最佳。税法内容繁琐,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对于我来说,仅仅看书勾画记忆不够深刻,所以我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自己理解。
以下是结合我两次备考的个人经历分享,供大家参考:
1. 政治复习:第一年政治是从10月开始复习,期间跟了徐涛老师的马原课,看到了剩余价值章节后就没有再看。11月晚上大致浏览了风中劲草,并做了肖八,12月肖四出来后写了选择题并背了第一套肖四。第一年政治花费时间很少,分数不高。二战时,我只做了肖八前三套选择题,肖四选择题做完并背了第一套。
个人政治心得:由于福建地区政治主观题压分不明显,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目标分数权衡政治复习的性价比。如果对政治的期望分数不高,可以适当放松复习程度。但如果政治分差较大,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多轮写过肖秀荣1000题,并总结错题和知识点,保证客观题分数。
(着重注意点):主观题作答一定要分段,尽力将答题纸写满,可以从材料中参照相应话语结合自身背诵的肖四写满。
总结:政治要考高分需要安排时间着重攻克选择部分分值,可以跟着徐涛老师课程并多做几轮习题册。主观题部分前期无需复习,等12月份依靠后期政治冲刺班及肖四肖八进行背诵。
参考用书:风中劲草,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8套卷,肖秀荣4套卷。
2. 英语二复习:一战时英语基础如下,2018年6月通过英语四级(460分),2018年12月参加六级(425分)。我从4月中旬开始准备英语复习,尝试过背诵何凯文的核心词汇1575,但坚持不下去。后续找到的学习方法是:5月至7月完成英语一05年到14年真题阅读部分的第一遍,摘抄生词并背诵。8月至9月完成英语一的第二遍阅读和英语二的第一次阅读。9月完成英语二的第一次阅读。10月完成英语一的第三遍阅读和英语二的第二次阅读。11月完成英语二除完形和作文外的整套试卷,并准备英语二作文。12月默写大作文模板,进行英语二真题模拟。
个人英语二心得:单词是基础,每天花费一小时时间背诵大纲词汇,并结合真题阅读训练。
总结:词汇是基础,前期可以先做英语一05年往后的真题阅读,掌握相应词汇。第二轮,再完整一套的英语一四篇阅读过完做英语一的第二遍。第三轮,英语二阅读。第四轮,英语二整张考卷4篇阅读一起做。第五轮,英语二作文准备,英语二整套试卷写。
参考用书:张剑黄皮书英语一真题05-20年,张剑黄皮书英语二真题10-20年,王江涛英语二作文书,张剑最后五套卷。
3. 数学二复习:第一年一战时,我是从4月中旬开始准备数学复习的。起初尝试看张宇的高数十八讲,一周后毫无头绪,随后开始看网课,跟随张宇老师的高数基础班和强化班。5-6月完成高数课程,6月复习高数笔记并做第一轮高数十八讲。7月开始做1000题高数部分,8月中旬完成第一遍。随后开始线代学习,一周内完成汤家凤老师的线代基础和强化课程。
8月份,我因研友学习汤家凤老师的高数课程,便抄阅了他的课程笔记习题,并自行复习。8月下旬,我完成了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讲义第一轮学习,但仍有许多知识点掌握不牢。九月份,我再次复习了线性代数的网课笔记,并完成了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讲义的第二遍,同时复习了之前的1000题错题。(此处未提及1000题的线性代数部分。)随后,我开始做数学二2000年及以后的真题,至10月中旬,完成了第一遍的数学二真题。10月中旬至11月初,我又对数学二真题进行了第二遍的书写。11月完成真题后,我购买了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李林的六套卷和四套卷、李永乐老师的六套卷、汤家凤老师的八套卷,但只完成了汤家凤老师的八套卷和李林老师的六套卷,这也成为我第一年数学低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进入12月份,我选择回宿舍复习,期间因懈怠而看了些电影,甚至放弃了数学套卷的练习,考前近20天没有进行过数学套卷的训练,这成为我一战数学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2019年数学较为简单,按正常复习态度,得分应在120-130分之间)。
第二年,吸取了第一年的教训,我在7至8月完成了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全部习题)、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讲义。9月份开始,我书写了2005年及以后的数二真题,以及李永乐老师的330题和李林老师的108题。十月份,我开始做数学模拟卷,直至考前,并搭配错题本进行复习。但遗憾的是,临近考期时,我间断性地少做了几次套卷,以至于数学分数与预期相差大约3道大题。
个人数学心得:建议跟随汤家凤老师学习,数学题量训练与最后分数成正比。每个章节涉及的知识点和公式,在复习第一轮后,可整理在笔记本或A4纸上,每天进行翻阅,并对自己易混淆的公式进行默写。后续做题中新增的解题技巧和公式,也应及时记录在笔记本或A4纸的相应章节上。整理的每章知识点和公式,必须在后续复习过程中每天浏览至考前。
总结:数学的基础是勤加动手做题,培养基本计算能力。以2020年数学二的试题来看,今后命题趋势将趋向于计算量大题型,务必训练基本计算能力,以防在紧张考试时间条件下发挥不当。复习建议:第一轮(5-6月份),跟随汤家凤老师的高数基础和强化班,认真记录课程笔记,并在每天记完笔记的同时复习,遮住答案做例题,完成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6-7月份),跟随汤家凤老师的线性代数基础和强化班,笔记复习方法同上,并认真完成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第二轮(7-8月份),完成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整理错题,至少再做三遍,并复习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建议做三遍以上);第三轮(9-10月份),在完成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后,如有时间,可完成李永乐老师的330题和李林老师的108题,并在9月中旬开始数学真题套卷训练(建议安排在早上,严格按真实考试时间要求训练);第四轮(11月-考前),在完成数学真题第二遍的基础上,开始做市面上的模拟卷,并在此阶段重复复习错题,特别是考前12月份的20天,一定要保持每天一套的节奏,训练手感。
参考用书:李正元老师复习全书(重点,书中考察到与2020真题相似知识点的一道大题),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汤家凤1800,李林108(重点),李永乐330,任意一本数学真题
模拟卷:汤家凤8套卷(较为简单),张宇8套卷(困难年份重点,2020压中一道线代大题知识点),张宇4套卷,李林6套卷,李林4套卷,合工大去年的5套卷(练手),合工大今年的5套卷(重点)。
PS:模拟卷中出现难度较高的题,可加以思索是否与真题风格相似,若与真题风格不相近,可跳过;若相似,无思路时一定要将答案看懂后再自己写一至三遍。
着重注意:考前(12月份)一定要保证模拟卷套卷训练。
4.828结构力学复习,首先说明我的力学基础,我是专升本的考生,备考前结构力学基础几乎为零,连斜向力的分解方向都会搞错。
第一年复习结构力学从4月中旬开始,起初直接自学朱慈勉老师的结构力学教材(强烈不建议0基础自学),到6月结束时,自学至位移法结束,并完成了教材的课后习题。7月份,确定目标院校为福大后,适当放松了对结构力学的复习。7-8月份,完成了于玲玲老师辅导书福大考察部分的第一次学习,并将朱老师教材较难的题做了第二次学习。9月份,学习了动力学部分的专题,并完成了朱老师教材上福大会考察到的单自由度体系题,以及于00的动力学部分的题(福大有考的做了,没考的多自由度未做)。10月份,将于00老师书做了第二次学习,并做了自己整理的朱老师教材上的和其他教材里的经典题。11月份,完成了福大11年往后的真题两次学习。12月份,每天默写结构力学公式(如温度作用位移计算,载常数表等),并在考前一周购买了祁皑老师的绿皮书(重点),这本书极为关键,但由于购买较晚,仅在考前过了一遍。
个人828结构力学心得:福大的专业课考察的都是比较基本的知识点,一般来说,只要复习充分,考120分以上基本没有问题。推荐复习建议:第一轮(6-7月份),过祁皑老师的绿色结构力学教材;第二轮(7-8月),做于00老师的辅导书。第三轮(9-10月份),整理祁皑老师和于00老师书上重点题目,并完成祁皑老师书第二遍,于00老师书第二遍。第三轮(10-11月),完成自己整理的重点题目,并摘抄结构力学公式笔记,每天默写易混淆公式(如弯矩作用下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等截面直杆载常数),并做11年往后真题第一遍。第四轮(11月-考前),复习上述重点题目,每天公式默写,真题做第二遍,如有余力,可做华南理工的真题(除去矩阵位移法,华工考察难度与福大相近)。
总结:以课本为首位,精研教材后结合辅导用书提升,便足以过线。结构力学与数学类似,都需要通过做题来获得较好的正反馈。
参考用书:官网指定教材(祁皑老师绿皮书结构力学,考828的重中之重),于00老师结构力学辅导书,朱慈勉老师结构力学教材(学有余力提升),袁良建《结构力学基础精讲及难点解疑》(提高用)
一些杂谈:备考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目标分数区间,以及各学科的分数安排,然后制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月度计划,在完成计划目标的七成以上,就基本成功统筹了进度。
备考是一条类似马拉松的长周期过程,可合理安排休闲活动放松身心,每天保持高效学习时间在6小时左右,即可高效完成许多任务,切勿盲目攀比自习时间,以免增加焦虑,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即可。如有认识熟悉我的备考研友小伙伴可能知道,我是个不太勤奋的人,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我唯一优点是保证学习时间段的知识点高效掌握。总的来说,大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闲暇之余适当放松,勤加锻炼。
好了,不多说了,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考上理想的院校!
2021考研准考证下载打印时间为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准考证上会公布考生的考场;福州大学考研考场安排需在院校官网查看。
考研考场如何分配及分配依据
考研的考场分配一般根据考生的所在地以及报考学校等进行安排,在校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高校所在省(市)内的考点进行考试,在职人员或非应届考生考研时,考场一般都会分配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
考研报考同一学校的考生理论上会分配在一个考点,甚至是同一考场。考研报考同一学校的相同专业和不同专业一般是一起考试的。因为考研的考点、考场分配是实行统一管理,采取统一分配的原则,便于管理。
在考研考场的分配上,存在一种独特的分配方式。这种方式是首先根据各省、各市的划分进行统一分配,接着根据学校的归属进行细分,最后再按照专业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对于往届生和在职人员参加考研的情况,考场的分配通常基于考生的居住地以及报考的院校。在职人员选择考研时,考场通常会安排在他们的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
若考生所报考的高校考点与自己的户籍地考点相距较远,那么在选择考试考点之后,必须提前安排好住宿和饮食问题,同时熟悉周边的地理位置,并在考前对路线进行熟悉。
鉴于考研人数众多,考点周边的酒店等住宿设施可能会迅速被预订一空。因此,在初步了解自己的考试省市区之后,对周围考点的酒店进行一个初步的选择,以避免在关键时刻无法订到房间的情况。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对于考研期间的复习和休息至关重要。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福建各大招考单位2021年考研考场安排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