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编工龄工资如何计算
1、连续计算法,又称工龄连续计算。2、合并计算法,又称合并计算连续工龄。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
1、本次调整工龄津贴标准的范围是实行结构工资制度的机关、事业单位。
2、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正式工作人员,其工龄津贴标准由现行的每工作一年1.2元调整为1.1元。工龄津贴按本人实际工龄计发。
3、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属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继续工作的,可以按实际工龄计发工龄津贴;其余均按本人达到国家规定离退休年龄时的工龄计发工龄津贴。
4、相应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具体办法是:对参加了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调整后的标准计算原工龄津贴数额,纳入离退休费基数。对未参加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每工作一年1.1元的标准增加离退休费基数。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1、连续计算法,又称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复查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又称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已经失去意义。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员工只要连续工作满一年者就可以享受工龄工资的待遇,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其工龄工资领取标准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所在单位的实际标准而定。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在线咨询相关律师们。
二、公务员工龄工资如何计算
1、公务员的工龄是从任命为公务员之日所属月份到退休或死亡之日所属月份的年数(不满1年时,每个月按1/12计算)。
2、退休的公务员、军人、私立学校教职员(不适用公务员年金法,军人年金法,私立学校教员年金法者除外。)重新任命为公务员时,按照本人意愿,根据以前的年金法计算的工龄或服役时间可以与第1项的工龄合并计算。
3、任用为公务员以前的符合兵役法的现役军人或不是志愿而任用的下士官的服役时间可以计入第1项的工龄。
4、给予退休津贴时,除了因下列情况以外的离职期间,需从工龄中减去其1/2。
(3)被国家机构,外国机构临时雇用;
(4)执行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的工龄。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公务员工龄工资如何计算
1、公务员工龄工资是每年66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2、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它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4、(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5、(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6、(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7、(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8、(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9、(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四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11、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四、考上公务员之前的工龄工资如何计算
1、法律分析:工龄是包括前面两年的,今后计算基本工资、工龄津贴、三金等按此计算。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另外,机关公务员确认工龄,不管你考上公务员前在什么单位工作,只要是按规定缴纳了社保,通过联网系统有纪录可查的,都可以计入工龄。
2、法律依据:《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3、第三十八条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4、第三十九条本企业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之,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日算起。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在此限:
5、一、企业员工若因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或资方的原因而调动工作,其调动前后的工龄应予以连续计算。然而,对于解放前因业务需要调动且持有确切证明的员工,其工龄同样可予以连续计算。
6、二、解放前在本企业工作的员工,若被迫离职后又回归原企业,并持有确实证据,经过工会小组讨论并通过,且得到劳动保险委员会的批准,那么离职前与回归后的工作时间可合并为企业的工龄。
7、三、解放后,企业调派员工进行国内外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解放前调派员工进行国内外学习业务,如能提供确凿证明,除了学习期间不计入工龄外,调派前与回归企业后的工龄可合并计算。
8、四、解放后,若企业因停工、歇业或缩减生产,员工被调派至其他企业工作,其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对于那些被遣散后,在原企业复工或扩大生产时回归的员工,其遣散前与复工后的工龄应合并计算。
9、五、企业在转让、改组或合并后,原有员工仍留在企业工作,其改组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10、六、因工负伤停工接受医疗期间,应全部计入企业工龄。
11、七、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工接受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的,可连续计入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回归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计入工龄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
12、八、在敌伪及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为反抗压迫被迫离职,并在离职期间被监禁但继续斗争的员工,其在监禁期间及离职前与复职后或转入其他企业工作的工龄,均应连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