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碑帖,是掌握行书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行书的有效手段。若不通过临摹碑帖,就如同水之无源、木之无本。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行书碑帖数量众多,现代书家的行书作品也颇为丰富。那么,如何挑选合适的碑帖呢?
总体来说,现代与古代的行书都可以学习,但用作范本的行书必须达到较高水平,符合学习者的个性,并且与学习者所学的楷书风格相契合。
首先,“取法乎上”。必须挑选用笔精准、意态生动、格调高雅、韵致优美、情趣丰富的碑帖作为学习对象,不能随意选择一本字帖作为范本。学习行书,既可以学习古人的作品,也可以学习今人的作品,博采众长,但今人的字帖中鱼目混珠者较多,应慎重选择。
其次,由于个人口味和爱好不同,不合口味的往往不喜爱,喜爱的往往合口味。行书碑帖风格多样,有的以神秀见长,有的以老辣为味,有的以雄浑取胜……因此,要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碑帖,但也要符合前面所说的选择好帖的标准。
第三,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所选择的行书碑帖的风格、用笔、结体要与自己所学的楷书有传承关系,在笔势和结体上保持一致。这样,楷书的笔法和结体的技巧就容易被过渡到行书中来。例如,学习欧阳询楷书的,学习王羲之的作品就比较容易上手,而学习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楷书的,选择王羲之《兰亭序》行书作为学习对象,那么,这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对于没有深厚功底的学习者来说,几乎是要另起炉灶,用笔和结体就很难转换到行书上来。
第四,挑选碑帖时还要注意法帖风格与自己的情趣性格相符合,内向文静性格的人,若选择奔放雄浑风格的碑帖来学习,未必是恰当和最佳的选择。
以下推荐两个经典行书名碑法帖,供您参考。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代行书碑刻,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羲之书。序、记二文后,又刻玄奘所译《心经》及润色、镌、勒诸人职官姓名。威亨三年(672)立。集字为碑始自怀仁,王氏书迹大都赖以此传。碑在陕西西安碑林,明清两代翻刻本颇多,存世以宋拓本居多,尚精良。
临习此碑时不仅需要注意王书的秀逸雅致,以韵胜出,亦须指出其由于是刻帖,比墨迹则多方笔、折笔,力量感又胜一筹。另外,由于是集字成碑,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章法上的问题(行气不贯等),临习中可稍加调整。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撰并书。《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贴》等。全文共28行,324字。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兰亭序》摹本有多种,其中唐冯承素摹本,白麻纸,又称《神龙兰亭》。元代郭天锡称赞冯承素摹本云:
“书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艳,动心骇目,毫铓转摺,纤微备尽,下真迹一等。”此帖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临习时,特别要注意线条之间的回环、连转和映带关系。其中,不仅要注重线条在纸面上的连带痕迹(牵丝),更应体会其在空中完成的(不可见的)微妙的用笔动作。同时,也应关注字形内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三个层面上的空间关系。
“大方无隅”姚俊卿的禀性中蕴藏着海的广阔、天的高远,这种书者固有的个性、天赋、气息,是姚俊卿的榜书成功之道,他借助中国书艺的大道,依傍远古圣贤的深厚底蕴,敞开胸襟,驭风于书写的圆满自足之中。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姚俊卿精选行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姚俊卿精选行书书法欣赏
姚俊卿精选行书书法图片1
姚俊卿精选行书书法图片2
姚俊卿精选行书书法图片3
姚俊卿精选行书书法图片4
姚俊卿个人简介
姚俊卿,男,1934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电影艺术家。曾经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青松岭》、《金光大道》、《沙家浜》、《直奉大战》等三百余部电影设计和书写字幕吉林书画苑(院)推荐书法家。1980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首批会员。现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总校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中共中央国家工作委员会紫光阁画院院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理事、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新加坡共和国神州艺术学院名誉顾问、中原书画研究院首席名誉院长、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出版《姚俊卿书法》、《中华翰墨名家——姚俊卿专辑》、《美术家——姚俊卿专辑》等多部专著。
1958年-1991年就职于长春电影制片厂,任高级字幕美术师。
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当任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曾为此展提写展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到此展览并为其剪裁。
1991年调入长春大学,任教授。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被被功过文联评为百杰书法家。
2001年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为“夕阳红”栏目开办老年书画课堂,并主讲行书讲座。
2005年中国电影100周年暨长春电影制片厂60周年时,荣获“功臣荣誉奖”。
2006年长春大学设立姚俊卿书法艺术馆,陈列其主要代表作品。
2008年被国家产权局聘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
行书的基本练习方法
行书结构:茂密而不拘谨,气清而有空灵之致,宽松而不失自然之韵,平实而又有动感之妙。尤其是布构它不同于楷书之构较为严密,它往往不受字的点画长短大小的制约,而是随其体势而结之,纵横错落,不构陈法,气韵清舒,使之各尽姿态,得之圆活自然之趣。对于初学者来说,既要以法帖作为学习的范本,但又不能死搬硬套,既要在法帖中去体悟、研究,但又必须在实践中多去摸索。只要学之有恒、悟之有道,自会成功在握。
离方遁圆:楷书方多圆少,折笔处多为方,而行书则随笔顺势转折,变化无穷,方圆兼用,灵活生动。
重按轻提:楷书中的一些笔法,如顿笔回锋挫逆等,在行书的运笔中已经不再应用或很少应用了,更多运用的是顺势提、按的运用。凡轻细之处需收笔轻提起,速度稍快。而粗重处则需将笔重按下,速度稍缓,当然,笔画轻重粗细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过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轻骤重,应使其自然。
运腕得宜:“书法之妙,全在用笔。”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提高线的表现力往往是书法家毕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类也离不开线条去完成表现,而线条的表现力全在于笔的运用。谈到用笔,不能不提到运腕,二者是不可分。行书的灵动精妙处,有时全凭腕的运动来完成。运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腕要有意识地指挥毛笔左右挥洒,疾徐提按,使转变幻。以使书写效果灵动流畅。
一、行书
1、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相间。通常来说,线条较短为收,线条较长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大多数情况下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相互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适度。通常情况下,上方密下方疏,左方密右方疏,内部密外部疏。中宫紧凑,凡是被框住的留白越小越好,画圈时笔画的留白也应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凑,行距宽松,跌宕起伏,刚劲多姿。
4、浓淡和谐。行书的书写应轻松、活泼、迅速,掌握好快慢、动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首字应浓,末字应枯。线条长短、粗细适中,浓淡相宜。与草书相似,但不如草书那样草率。
二、楷书
1、注重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
2、笔画清晰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代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3、结构整齐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扩展资料:
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与八分楷法相近,其形式也与八分楷法及后来的正书非常相似。这相当于从隶书中变出(章)草书——由“正体字”中派生出别支来。桓灵朝的“正体字”除了隶书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们又认为行书就是“八分楷法”的别支。
其实它也是同其他书体一样最初的创始还是一般的群众书写者,只要把八分书写得同其他书法流走一些而去其隶体波势,就变成行书了,在汉末一般出土的简书中我们是可以随处看到的。在汉末,行书并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行书
百度百科-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