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考试须知
1、公务员考试难度大,一旦进入单位,往往终身服务,因此报考时需慎重考虑。
2、调动岗位难度高,几乎等同于重新参加考试。若无强大社会资源,不要期望轻易调动。若调动可行,则普遍会选择偏远、分数低的地区,以避免对发达、分数高的地区不公平。
3、国考与省考并无级别差异。国考包含部委单位及地方单位,省考则涵盖省厅、两办、组织部等核心部门和基层部门,不能简单认为国考优于省考。
4、考生可同时参加国考和省考。两次考试无隶属关系,可同时报考,某些省份单独招考时,省考也可多次报考。
5、建议报考本地岗位或异地大城市,避免艰苦的乡镇岗位。
6、国考、省考考试内容相似。除个别省份(如广东、上海)行测存在差异外,绝大多数省份的行测、申论考试内容与国考一致,教材可通用。
7、往年的网课视频、教材可继续使用。公务员考试内容相对固定,大纲更改不多,近10年的书籍和视频可用来学习。
8、把握应届生身份,大四和研究生最后一年是上岸的最佳时机。
9、备考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但也不要幻想随便学习就能成功。根据个人知识基础,有的考生即使基础一般,也能通过努力上岸。
10、刷题数量不是关键,但题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建议刷题量达到三万真题和1000小时。
11、刷题要及时总结,搞清楚错题原因和正确思路,反复刷错题。
12、行测分数与智商无必然联系,努力更为重要。
13、不要过度依赖遴选调动。
14、无在报考岗位工作到退休的决心,则不要报考该岗位。
15、系统学习一个课程即可,不必浪费精力寻找课程资源。
16、各机构行测方法技巧有70-80%重复,剩余内容也多相似。
17、报班重要,但自身学习更为关键。
18、大机构注重课程标准统一化,小机构质量参差不齐。
19、考公专业重要性大于学历。
20、建议专业招考较少的同学,大学期间读非全本科、辅修二专、跨专业考研。
21、建议为考公务员而读研的同学,本科就先考公务员。
22、研究生考公在面试环节无特殊照顾。
23、硕士考公基本不能定级实职副科长。
二、公务员考试内容和参考书籍
1、公务员考试涉及多方面内容,主要考察应试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所需潜能。
2、考试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语文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其他知识等。
3、申论要求考生具备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提出和解决问题、文字表达能力。
4、关于参考书籍,版本众多,各有特色。各省也有自己的参考书籍。
三、公务员面试内容
1、公务员面试题型多样,包括时政热点、哲理思辨等。
2、时政热点类问题主要考核综合分析能力。
3、哲理思辨类问题考察联想分析能力。
3、活动策划问题:此类问题旨在检验考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涵盖对工作的整体规划、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配置、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协调等。考官通过这一题型,旨在评估考生的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
4、情境应对问题:这类问题通过构建各种具体情境,赋予考生特定角色,要求考生面对突发或复杂的状况和冲突,能够妥善处理。考官利用这一题型来考察考生的沟通技巧。
5、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着重考查考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适应性、合作主动性、处理关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以及对组织内部权属关系的认知(包括权限、服从、协作、协调、指导、纪律、监督等)。考官通过此题型,评估考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6、语言表达问题:在语言表达类问题中,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设定的主题、角色和情境,运用适宜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使信息接收者能够理解并认同。这一题型旨在评估考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