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试提问技巧
1、面试提问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另一类则是考察其专业素质。所谓的“随意性很大”,通常出现在综合素质测试阶段。因为此阶段主要测试综合素质,许多人认为可以无所不谈,最后给出一个综合评价即可。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科学的。2、在综合素质测试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逻辑性、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信心、分析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同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各有侧重。例如,对于销售人员,重点考察其表达能力、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对于技术开发人员,则强调逻辑性、责任心、分析能力;对于职能部门员工,则强调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等。3、尽管需要考察的素质和能力很多,但在具体提问时,通过几个典型问题即可概括。例如,测试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性时,可以让应聘者进行自我介绍或讲述主要工作业绩。通过其表达的清晰度、流畅性,可以看出其是否擅长表达概括,是否具备逻辑性。例如,提问“你在以往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样可以考察其逻辑性。4、在考察组织协调能力时,可以询问其以前组织过的活动。例如,“你在单位(学校)经常组织活动吗?请具体描述你是怎样组织一次活动的,你在其中的职责是什么?”“在你主管的部门中,你是如何给每个人分派工作的,怎样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等。5、在测试责任心时,可以询问“你是否愿意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假如分配给你的一项任务眼看期限已到,难以完成,你怎么办?”等。另外,还可以让应聘者进行自我评价,以测评其自我认识能力。例如,“请对你的优点和缺点做一个评价”“请对你的个性特征做一个评价”等。6、在面试提问过程中,要注意应聘者的回答是否准确和真实。有些应聘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的优点,忽略自己的缺点。如果面试人员对应聘者所讲的内容真实性产生怀疑,则需要让应聘者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其所说内容的真实性。另外,还可以从“为什么做、怎么做的、结果如何”这个逻辑链中去分析应聘者讲述内容的真实性。要留意应聘者所讲的内容前后是否一致。7、另外,在面试提问中要注意应聘者的动机问题,首先是公司运作方式、价值观与个人愿望的吻合程度,其次是工作职责与个人愿望的吻合程度,再次是工作地点与个人愿望的吻合程度。如果这三项中有一项的吻合程度较差,则应聘者在公司的适合程度就会下降,面试人员要考虑应聘者是否适合通过面试。二、HR必问的25道高频面试真题
我叫xxx,目前有x份工作经历,分别是xx和xx,主要负责XXX工作。在职期间通过XXX手段达成了XXX成绩(用数据展示工作成果)。擅长和(岗位技能如:数据分析、文案撰写等),熟练使用XXX等工具(如:PS、剪映等)。最后我期待能在贵公司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专业,与公司一起成长,谢谢!2、你觉得新媒体运营是什么?我认为新媒体运营主要是利用各种新媒体渠道(如抖音、小红书、知乎、头条)等,为公司引流和转化。为产品拉新、引流,带来更多用户和转化,比如在抖音卖货;帮助公司和产品进行品牌曝光和口碑传播,比如杜蕾斯官博三、为产品和目标用户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比如小米社区等。所您所见,我在学历上并不占优势。但我认为学历只是进入企业的敲门砖,工作能力直接决定职场命运。因此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充电0基础入行新媒体,练习文案写作,视频剪辑等技能,阅读相关的运营书籍”,且拥有自己独立运营xx账号的经验,在xx时间内涨粉xx获赞藏xx,有过x篇爆款。数据作为能力的直接体现,结合公司的岗位要求,已经证明我是可以胜任公司的这个岗位的。您觉得呢?“从我的简历中您可以看出,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是有规划的。而贵公司的这个职位与我的规划很匹配,同时我十分看好贵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贵公司十分重视人才,而且这份工作很适合我,职位要求上的许多技能都是我擅长的了解到贵公司的主营业务有XXX,现有知乎、小红书、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属于xx的行业,这行业是我一直以来比较热衷的行业,对于公司招聘的这个岗位,我也做了初步了解,主要事项有 1、2、3..几部分组成,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本人从事xxx年,有较强的网感,擅长内容选题、文案撰写、活动策划等,执行力强,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我对我认为不对的人或事,容易提出不同意见,导致经常得罪人。针对加班问题,我会先反思是否是自己的工作效率问题,如果是,那就积极提升个人能力,坚决不拖团队的后腿。其次,我不会刻意为了加班而加班,毕竟只有高效能的产出,结果才是对工作最好的回馈但如果紧急工作安排需要,配合加班是没有问题的。我很早就考虑过未来的职业发展,并且已经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我本身很热爱XX工作,也在XX方面积累了专业知识和实习经验,所以,未来会继续从事XX岗位,并计划在X年成为X,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已经做了XX、XX准备,将来也会通过XX、XX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上就是我的职业规划。我之前从事xxx,学到了不少经验,和这个职位是相通的,像沟通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管理能力等等,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让自己的优势得到利用和发挥。而且我的学习能力很强,新的工作很快就上手了我再前公司负责过多个项目,带来XXX利润,但公司晋升机制太看重资历并非能力,所以想换一个更好的平台发挥自身才能.之前工作强度比较大,辞职休息了一段时间,也面试了不少工作,但我想慎重决定。因此在这期间,我自主学习该岗位的相关知识,目前已拥有xx技能,在xx平台发布xx作品,0成本获取XX粉丝。在面试前,我了解到行业平均薪资xxx,根据您刚才介绍的薪资福利情况和我的过往经验,综合考虑下来,我的期望薪资是xx+其他福利同时,我也很看重贵司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希望可以加入,相信公司会给我一个合理的薪资。我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做事习惯先思考,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序优先处理重要任务,所以同时遇到很多任务的时候我也不会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完成我暂时收了x个公司的 offer,他们的岗位业务和贵司也差不多。但我更倾倾向贵公司的岗位。不管是发展前景还是岗位上升等,都是最符合我心理发展的。正常的跳槽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这是没问题的。但频繁跳槽,对公司和个人都不利,是不提倡的。17、工作中难以融入同事、上级,怎么办?作为优秀的员工,应该时刻以大局为重,即使在一段时间内,领导和同事对我不理解,我也会做好本职工作,虚心向他们学习,我相信他们会看见我在努力,总有一天会对我微笑的。如果公司有重大工作项目或者临时工作需要加班一段时间,我会提前跟家人沟通好,让家人多帮忙,这样我就毫不犹豫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首先审视问题,看清问题的本质,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况,想出不同的解决对策。说实话,我对这份工作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希望能够争取到这个机会同时,我也向问一下:“如果我被贵公司录用,在入职后的前三个月你们最希望我解决什么问题?”首先我会根据当下的热点和用户关注的内容入手,通过调研的方式,定期更新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信息来源主要有小红书、抖音、微博热搜、知乎热榜、竞品自媒体以及其他的一些资讯端。另外是建立自己的素材库,这样才能最快速度跟上热点22、给你一个公众号,你会怎么运营?我会分运营策略五步骤:首先,对公众号用户进行画像分析;其次,审视现有推文情况,尝试探索新的内容形式;接着,根据用户活跃度考虑是否拓展其他推广渠道。策划活动,旨在激发现有用户参与,吸引新用户,并根据数据反馈进行优化和迭代。
近期热点关注:近期关注的热点事件为xxx,该事件之所以成为热点,我认为有以下原因:xxxx。若公司欲跟进此热点,可从xxxx角度着手。
常关注的公众号:我关注的公众号主要包括行业相关的优质号、竞品公众号和个人成长相关的运营类公众号。如36氪,可获取行业最新动态。关注竞品公众号有助于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同时鸟哥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公众号,旨在提升运营知识,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
更好的offer是否会选择我们:对我来说,offer薪资固然重要,但并非唯一考量标准。我认为一个好的offer应综合考虑公司平台、岗位发展空间、工作氛围、通勤距离和企业文化等因素。
企业管理面试题库:
1. 有十筐苹果,每筐十个,共100个,每筐苹果重量相同,其中九筐每个苹果重1斤,另一筐每个苹果重0.9斤,外表相同,如何用一台普通大秤一次性找出重量轻的那筐?
答案:从第一筐中取一个,第二筐中取两个,以此类推,直到第十筐取十个,一起称重。若每个苹果重1斤,应为55斤。若称重结果为54.9斤,则说明第一筐中取出的那个苹果为0.9斤重,即第一筐苹果重量轻。若称重结果为54.8斤,说明差2两,且只有一筐苹果重量轻,故第二筐苹果重量轻。
2. 我有一堆绳子,长短粗细各不相同,每条绳子燃烧时间为60秒,如何用这些绳子测量15秒的时间?
步骤:同时点燃任意两根绳子,第一根绳子两端点燃,第二根绳子一端点燃;等第一根绳子烧完后,点燃第二根绳子的另一端,同时计时;第二根绳子烧尽时,停止计时,即得15秒。
3. 有一堆垃圾,需由张、王、李三户人家清理。张因外出留下9元作为代劳费。王上午干5小时,李下午干4小时完成清理。如何分配这9元钱?
答案:不能简单认为王得5元,李得4元。王帮张干2小时,李帮张干1小时,王帮张的工作量是李的2倍,报酬也应是李的2倍。因此,王应得6元,李得3元。
4. 年轻人用100元假钞买礼物,成本18元,标价21元,老板找79元。后发现假钞,老板还100元给街坊。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损失了多少钱?
答案:年轻人用假钞,王老板损失0元。老板用假钞换100元零钱,损失100元。发现假钞后,老板还100元给街坊,损失100元。年轻人买礼物,老板损失18元。总计损失218元。
5. 有13个零件,外表相同,但有一个不合格品,重量不同。如何用天平称3次找出不合格品?
步骤:第一次称重,若平衡,说明不合格品在剩下的5个中;若不平衡,则根据右端高低判断不合格品轻重。第二次称重,根据第一次结果,进一步缩小范围。第三次称重,找出不合格品。
6. 1~50号运动员按顺序排成一排。教练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剩下的运动员重新排队编号。教练再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如此下去,最后剩下的是几号运动员?若教练下令:“双数运动员出列!”最后剩下的是谁?
答案:最后剩下的是1号运动员。若教练下令:“双数运动员出列!”最后剩下的是2号运动员。